目前分類:每週心靈短文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長執合照.jpg 

 現任長執合照

<生活分享>       渴慕更新】        張仁正長老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林後4:16)

在聚會的場合中,每當遇到嘉義中會的牧師時,常被人問到的事情就是:教會的聘牧工作進行得如何?回答的內容也很制式化,大致都是:「正在尋找等候中,如果您有好的人選,請推薦給我們。」其實心裏很清楚,教會的聘牧,實在需要仰望上帝全能的雙手,因為想要一位靈命更新、愛神愛人、全心服事,有傳福音熱誠的牧師,若不是上帝的恩典,實在不容易。

我們不只在等候神差派一位適合南門教會的牧者,也在學習從等候中預備自己成為一個跟牧者一起同工的教會。我們已經是由傳統進入聖靈充滿更新的教會,這過程是一步一步漸進的,並沒有造成不適或衝突。我實在看見南門教會不僅是一個有愛心和諧的教會,也看到弟兄姊妹願意在信仰上追求,渴慕突破傳統的限制,更多更深的認識神。從去年李牧師離開後這一年,參與禱告會的人數增加,不論是週三的禱告會,週六的早禱,還是主日禮拜前的守望禱告,特別是週六的早禱會由個位數到目前十五、六位,真的看到大家對禱告參與的熱切,相信這是聖靈在做感動的工作。當然,這期間能邀請一些有恩膏的牧者來到我們當中(例如:陳坤生牧師、孫揚光牧師、謝禧明牧師……等),幫助大家更多經歷聖靈的作為,體會神的同在,都在在激勵我們的信心,燃起內心對主的渴慕。特別這次青少年與弟兄姐妹有28位要參加訪韓聖會,覺得整個教會在動起來,可是卻因為飛往韓國的機位不夠,去不成,連原訂8月17~19日要舉辦孫揚光牧師的特會也因其回台行程無法配合而取消,當下很失望~似乎遭遇到挫折,但大家並不灰心,這股渴慕的心並沒有因此而熄滅,神也為我們這些年青人開了另外一扇門,預備了「與神面對面生活營」,在花蓮加蜜山教會藉著黃連星牧師的帶領,大大經歷了聖靈奇妙的作為,擴張了屬靈境界。真是感謝讚美主!看到年青人願意順服愛主,真是歡喜又感動。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在此也邀請各位兄姐,為我們教會的青少年,同心擺上代禱,求神憐憫、祝福,讓青少年成為教會的生力軍。
   教會在沒有牧師的這一年,我們經歷了神的同在,我相信接下來也一樣要經歷更多神的祝福。我也相信當我們不滿足現在的屬靈景況,願意認真的追求神時,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過的恩典。

今天,我們亟需建立一個真正的屬靈大家庭,在真道上有分享有交通,在基督裡有團契有合一。我禱告主,求祂賜給我們一位好牧者,帶領教會的復興,使弟兄姊妹的靈命不斷的更新,與主建立密切的關係,達到教會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健康更新、有信、望、愛的教會。阿們。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超乎所求所想】         蔡惟竹同學

感謝讚美 神!祂配得一切頌讚、榮耀、尊貴和讚美!

因著回應 神的愛,我參加為期19天的暑假短宣服務隊,在這當中,不斷地經歷神。這一次短宣費用每人需負擔6,000元,需要自己寫代禱信、親自拜訪基督徒老師籌款,感謝 神透過6個愛主的兄姐已籌到5,250元,接續我去找一位基督徒老師籌款,之前我們從來沒見過面。我只抱著姑且試試看的心態去籌款,萬萬沒想到老師在聽完我分享短宣會做什麼之後,直接問我要他奉獻多少。我正委婉說明可能需要,「呃…1,000元!」沒想到他開始數鈔票,就將5張鈔票放桌上,也就是5千元,我嚇呆了!他說:「憑著信心求, 神就會給你超乎你所求所想的。」感謝 主透過這件神蹟,教導我信心的功課!

在短宣期間,我收穫非常多,常常經歷 神同在的。透過各樣服事,無論是大是小,是之前做過或沒做過的, 神都讓我大大地經歷祂─因著我倚靠神,有許多事是我做到了,例如兒童營我擔任小班主教老師,以及之後的家庭探訪可以主動和孩子的家人分享福音。這是以前的我不可能做到的(因我個性內向被動,不擅言語表達),卻因著倚靠 神的大能大力奇妙地成就了!神也透過我與香港弟兄姐妹的配搭,使我體會在主愛中合一同工的喜樂,每天朝夕相處看見隊員的生命是那麼美好,樂於奉獻自己為主做工;在營會中我有時軟弱,他們給予我許多鼓勵、聽我的分享、替我禱告…,真的在他們身上看到委身服事的榮美生命!

回顧當初對短宣的二個期待,第一是傳揚福音給更多需要的人,感謝 主!我做到了!第二則是更認識 神。之前我曾分享,一直到高中我才被神改變。儘管如此,我對 神的認識仍然很不足。感謝讚美  神!因著這次短宣,我對信仰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神透過每天靈修與讚美的時間向我說話,讓我知道祂那長闊高深、無法測度的愛,以及必須努力做到「每天都比昨天更認識神、更信靠 神、更加地愛 神」的操練!不單如此,聖靈也光照我內心深處許多的污穢不潔,例如驕傲、嫉妒、自義…,且要我放下自己,一生跟隨 主的腳蹤行。這些感動,不單是在短宣的期間影響我而已,期盼深入影響我的生命,直到見主的面。

我很喜歡一段經文,弗3:20「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經過這次短宣,使我更加“咬定”這句話。 神真的在我身上做了奇妙的事,也感謝聖靈提醒我,信仰是一輩子的事,傳福音也是一輩子的事,願主使我們每一位都永保對主火熱的心,“順服”、“專注”地跟隨祂,成為祂所喜悅的人。感謝 主!將一切榮耀、讚美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生活見證>      求就得到       江聰賢兄弟

 

我就讀嘉義高工的第三天驟然失怙,內心悲痛不已。家父留下六個子女,最小妹妹年僅三歲,身為長子的我,面對殘酷的考驗,乃鼓起勇氣,接受挑戰,求學之餘兼職多項工作,分擔家計。雖然勤勉工作,但因食指浩繁,仍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由於學業及工作雙重壓力之下,因此,積勞成疾,導致罹患嚴重十二脂腸潰瘍。

後至台中沙鹿「光田醫院」就醫,經醫師診斷結果,認定需要住院開刀。第一次開刀不久,不幸又發現腹膜炎,腹部腫脹,苦不堪言,經十天後再做第二次開刀,開刀前偶聞醫師表示存活率不高,聞後,我隨即下跪大聲迫切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憐憫,赦免我,我非怕死,乃尚有母親及弟妹需要照顧。當我向上帝懇求不久,身體虛弱疲憊不堪,於昏迷失去意識之際,有感身體飄然浮上地面,眼前突然顯現一幕異象圖案,趨前注視,前面有一很大的圓拱門,看到二位天使穿著白色衣服,在圓拱門周圍緩慢徘徊,而圓拱門內係一巨大廣闊的深洞,周圍彩繪華麗,一生未曾見過如此色澤鮮豔的景觀,實非筆墨所能形容於萬一。當我欲進入圓拱門時,卻被二位天使阻擋,不准我進入,內心甚為失望,後來影像漸消失,我就清醒,心中滿溢蒙福的喜悅與盼望。至今,雖然已事隔四十餘載,這幅畫面仍清晰的縈繞在我的腦海裏,每思及此,內心仍充滿興奮的眼淚和感恩,亦是改變我一生信仰的重要轉捩點。感謝權能的天父上帝奇妙的聖手,以神蹟治癒我的病,聽我的祈求,留我的活命。馬太福音六章27節:「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可見人的生命掌握在上帝的手中,非人所能左右,唯於上帝所愛的年日,我們始能活在世上。

啓示錄二十一章18-20章記載聖城美麗的情景:「牆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乾淨的玻璃。城牆的根基是用各樣寶石修飾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藍寶石,第三是綠瑪瑙,第四是綠寶石,第五是紅瑪瑙,第六是紅寶石,第七是黃璧璽,第八是蒼玉,第九是紅璧璽,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瑪瑙,第十二是紫晶。」由上述得悉,聖城是用各種最好的礦物質組合建造,相信地面上絕無法看到。有時會向朋友誇口說,我很有福氣能夠看到聖城美麗的光景,此生已無憾,而所看到的聖城與聖經所記載甚為吻合,誠非夷所思,真是奇妙。

自忖經過這次大患難,益覺自己的懦弱與渺小,深切體會上帝的愛是何等偉大,不論遭遇到好壞境遇,皆要滿心感謝讚美主。馬太福音第七章7節:「你們所求,就給你們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凡事只要心存虔誠,誠實向上帝祈求,祂一定會垂聽我們的禱告。做為一個基督徒,應該認真追求天國的路,這是非常重要嚴肅的課題。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生活分享〉  【平衡健康的教會 張仁正長老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15-16〉

最近在聖經公會的雜誌上看到一篇「健康的教會」的文章,是歸正教會恩光教會張景祥牧師所寫的,很有同感,跟大家分享。張牧師提到個人或是教會要健康成長、要成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持「平衡」的生活和生命。舉例個人而言,吃、喝、工作、休息、運動不平衡,或過多,或不及,一定會生病。一個健康的教會並須保持下列幾項在平衡中發展,教會才不致失落。

第一、異象與實際的平衡:教會的牧者和帶領者,一定要常常到主的面前尋求聖靈的帶領、異象、方向,而全體教會的同工及會友也要一起來祈禱,尋求上帝的帶領,並且走在同一個異象當中。換言之,就是有異象,教會需要藉著祈禱、祈求合一的工作。

第二、對聖經真理理論與實踐的平衡:有些教會在講聖經的真理上很強,但是一走出教堂,聖經的理論、真理全部拋諸後腦,有時還會拿聖經來辯解、製造條文,這是典型的法利賽人主義、律法主義的作風。健康的教會要教導會友如何按著聖經的真理在生活中來實現。

第三、對聖靈的認識與順服的平衡:有的教會在教導中絕口不提聖靈,以為教導聖經就好了!結果在三一真神的信仰和神學上很可能就變成:「聖父、聖子、聖經」的危險中。但是有一些教會又走極端,開口閉口均是聖靈。可是久而久之,聖靈變成了他們使用的工具,因此反對我的就是反對聖靈!這就糟了!到底是我們順服聖靈呢?還是聖靈成為我們的工具了呢?這種不平衡的現象都可能變成異端的開始。

第四、理性、感性和靈性的平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三種特性。一個屬靈人是會用靈性和上帝溝通(祈禱)、用感性來讚美,用理性來表達對上帝的認識。還有對事情的判斷、處理需用理性,對人際關係應多考慮感性,和上帝的關係建立應多多利用靈性,如此一來,一個人、一間教會才是平衡的。所以,靈性先主導,理性次之,感性隨之而來,就會有健康且平衡的生命。

第五、教會事工分配的平衡性:教會事工應是每個人均有份參與的,可惜,有許多教會是百分之二十的人在服事百分之八十的人。許多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客人來享受教會被預備好的一切,這是不太健康的景況。如果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服事,且保持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新來的,這才是健康,教會就會更有動力往前發展,事工的推展一定會發達。

總之,要保持健康的教會應注意這些平衡點。感謝主﹗使南門教會在聘牧的期間,再次學習等候新的牧者來到的功課。此刻,我們要預備自己先成為平衡健康的教會,讓新的牧者來到我們當中,能夠帶領我們進入屬天的豐富。弟兄姊妹們,求主給我們有渴慕祂的心,願意讓聖靈充滿我們;有合一的心志,使我們有服事教會的熱情。但願上帝的榮耀彰顯在南門基督長老教會。阿們!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見證分享〉       【 上帝的應許 】        楊智深長老

四月七日〈星期三〉的上午九點左右,多家電視台及平面報紙之攝影、文字採訪記者到我么兒楊季衡所開設的「楊季肉焿店」採訪,當天晚上各家電視台,世新、中天、華視、TVBS、三立…等播出對他及內人麗玉姐妹的採訪,隔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同時刊出,電腦網路也全面報導抗癌青年楊季衡的奮鬥史,他是用生命來影響生命,更在見証上帝的愛。

  感謝主!在採訪現場季衡以豎笛吹奏一曲「奇異恩典」,這時讓我回想起季衡十一年前罹患癌症時,上帝全程恩典的引領,祂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確,在他住院八個月的治療中,歷經化療(注射者要穿防護衣,被注射者手埋人工血管)、電療、手術、骨髓移植、干擾素注射,一路下來,只剩下皮連著骨頭,連坐椅子都會痛,只能用蹲的,父母與他相伴走過療程的痛苦。記得在淡水馬偕醫院治療的時候,晨起,當季衡在睡覺,我們夫妻就手牽著手到僻靜的大樹下坐著,吟詩、讀經、祈禱,這是我們夫妻最甜蜜、溫馨的日子。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馬偕醫院治療期間,我們夫妻則各自到禱告室禱告,每每進入禱告室內我就哀嚎痛哭,心如刀割,身體像被老虎撕裂般的傷痛,因為孩子正接受骨髓移植手術,正在與死神搏鬥中。在此時上帝給了我們一個極大的應許,因為,有一天我們夫妻牽著季衡一步步的走著來到窗前,就在此刻,我們看見有生以來最美麗的彩虹,而且還是二道彩虹一齊出現,我們叫醫生及護士都來看,他們也嘆為觀止。有個聲音對著我說:「要信!你這個不信的人,我現在就給了你兩道彩虹的印証。」因當時醫生說成功率最多只有50%,若不是上帝一再的提醒,我有那來的指望?

  五年後的二00四年十二月季衡癌症再次復發,當時我人在台灣最南端的澎湖七美島,又因我任職的中油公司趕工程進度無法請假回台灣。經過和主治醫師討論後的結果是季衡必須開胸腔,肋骨向兩邊掀開的手術治療,且先用長針頭由背部穿入肺部以便抽取試體,當長針插入的一剎那,鮮血由季衡口中吐出。這重大的手術不僅在經濟上無法負擔,在季衡剛復健的身體上也是無法承受的痛,我只能在遠鄉望著大海哭喊祈求上帝,並請教會的劉長老、張師母為季衡代禱。

  上帝的應許是真實的,祂所應許的必然實現,一個在醫生宣布生命最多只有三個月可活的人竟然今天能再次見証上帝的愛,正值基督復活的節期,我的感受更深,祂真是愛我們,祂透過整個嘉義南門教會全會眾的禱告,就如淑珍姐說:「季衡的生命是我們流著眼淚向上帝哭求的。」是的!這感人的事蹟,是個神蹟。上帝的恩膏大能就這樣進入嘉義南門教會,如今,聖靈也一直在做工,這個月四~五日兩天在教會舉行的陳坤生牧師聖靈醫治特會,陳牧師有個異象,嘉義南門教會將成為千人聚會的教會。在人不能,在上帝凡事都能,我相信當聖靈大作為在教會動工時,不僅帶來教會成長與突破,同時帶下潔淨、醫治、釋放、啟示及恩膏。主在升天前給門徒的兩大應許是:聖靈安住在人的心裏(約翰福音十四章十七節),聖靈要澆灌在每個人身上(使徒行傳一章八節),我們每一個服事主的,應該是謙卑順服的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因為一切的結果及成就都是上帝的事,我們只要專注於祂要我們做的。能夠如此順服,必蒙上帝祝福。季衡所經歷的一切,我相信都有主的美意在,也都是上帝許可的,我只有心存感謝。哈利路亞!將一切榮耀歸於主。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分享〉              當聖靈來敲門                         蘇英駿

「看啊!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三:20

  去年(98年)9月底,我在上班的地方-光南大批發,遇到了前來購物的翁舜韶長老,短暫的相遇,閒聊了幾句,翁長老提起了我之前在教會週報上刊登過的文章分享,鼓勵我能再繼續寫,因為同教會會友的分享、見證,更能觸動人心。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對話,但在我心靈深處,似乎有一扇心門被打開了一般,內心的感動從腦袋瓜冒了出來,久久不停。

  這時,想起小時候看電視卡通時,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蠻深刻,當卡通人物在內心掙扎、矛盾時,頭頂上總會同時出現二個小軍師,一個穿著潔白聖衣,頭上有著光環的小天使,和一個有長長尾巴,全身烏黑的小惡魔,彼此爭論著“聽我的意見才對”。在當下,我的心情也是如此,小天使鼓舞著我的心,訴說著:「聖靈感動是不容遲疑的,快把感動分享出來吧!」而同時負面的聲音也一直出現,對著我咬耳朵:「太厚臉皮了吧!你憑什麼資格去做這件事,而且也沒有時間去寫。」小天使和小惡魔拉鋸著,而我也是一顆心左右搖擺著、懸在空中,也就一直未動筆。而聖靈感動豈容我們去消滅?聖靈又來推了我一把,這時公司同仁正流行著玩「開心農場」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但遊戲引發的負面效應也不斷地蔓延,讓我覺得感觸良多,和家人閒聊時,都認為此風不可長,也使得我不自覺地提起了筆,一股腦地寫好了分享【開心農場,開心?】。

  「為什麼是我?」不曉得你是否曾經如此地求問主?我也曾向主如此地求問過。其實我的語文造詣並不好,腦袋瓜還會偶爾稍微地斷線,背誦更不是我的強項,聖經章節即使現在勉強記住,但沒多久必還給上帝,說到字跡,只有“潦草”兩個字可以形容,感覺上帝好像在開我的玩笑,為什麼讓我有感動去寫分享?上帝也沒馬上讓我知道答案,但有一天讀經時,看到出埃及記四章10-11節,觸動我的心。當上帝要派遣摩西去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摩西覺得他才疏學淺,難以擔當 神所託付之大任,摩西就對耶和華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而耶和華對摩西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我們常只注意到自己的弱點,而忽略了只要是 神差遣我們的,事情就必能成就。

  你曾經感受過聖靈觸動你心的經驗嗎?如果還沒有,只管耐心等候。「看啊,農夫忍耐等候地裏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各五章7節)。耐心等候,並不只是靜靜地什麼都不做,而是信心加上行動,農夫耕動前要先翻土、堆肥,做好耕種的準備,種子才能如馬太福音十三章撒種的比喻中所說的種子,若撒落在好的土壤中,然後期待上帝降下秋雨春雨,種子就能發芽、成長,我們豈不也要一樣期待、等候心中的屬靈種子發芽、成長嗎?天天讀經(讓神的話語餵養我們、裝備自己)、勤赴聚會(吸收傳道人的智慧,操練自己)、常常禱告(天天與主親近,充實自己)。

  時時預備好自己,就像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中那有預備並警醒等候的五個拿著燈迎接新郎的童女,當聖靈來敲門時,你就能清楚地聽見上帝的聲音,立刻開門說:「我在這裡,我願意獻上,我願意順服在主的旨意下,求主使用我。」當你被聖靈感動時,不要怕,不要消滅聖靈感動。發芽的屬靈種子需要更多的火熱之心追尋主、順服之心倚靠主、渴慕之心親近主,才能讓這屬靈種子成長茁壯。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分享】                                          看重教會長執的選舉


 
「祂所賜的有先知,有傳道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

書四:11、12節〉

            南門教會即將在11月29日〈下主日〉舉行臨時會員和會,選舉6名長老10名何一執事。對任間教會來說,

選舉長老、執事都是大事,其重要性甚至是超過選舉牧師,原因是長老、執事對教會的影響之深遠,大多

時候是大過傳道者。想想看,除了比較特別的情況外〈有的傳道者一任就長達三、四十年的,直到退休為止〉

,一般說來,傳道者在一間教會牧養時間都有期限,比如說一任四年,兩任八年,再長些,或是超過十年

以上。

         這樣來看,一間教會的教勢發展,除了是與該教會的傳道者有密切關係外,影響更大的,應該是該教會的

長老、執事。因為一般傳道者可能四、八、十…年就離開,而會長久留在教會的,往往是長老、執事和會

友。長老、執事是信徒的領導者,協助牧師推動教會的事工,他們對教會的影響是大的,沒有長老、執事

,教會很容易失序,因為他們擔負著傳承的使命和角色。

         每一個人的工作都很忙,大家都有做不完的事,如果一個人要認真地過生活,一定會忙得團團轉。但是,

忙,不應該是我們推辭擔任教會長老、執事的主要因素。相反的,應該把長老、執事當作一種信仰歷程的

自我訓練,是學習認識決策教會事工、發展方向的最好機會。也只有擔任長老、執事,才會明白教會在決

定事務的過程、背景,以及如何處理教會與各種事務互動產生的相關問題。比如說,教會要聘一位牧師,

為甚麼要選這位,不選另外一位?為甚麼要舉辦這個活動,卻沒有鼓勵信徒參加另外一場聚會?

為甚麼要撥出經費支援那個機構,卻對另外一個機構不表示回應?擔任長老、執事後,才會明白:原來是

這樣決定的!這種明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至少在反映一間教會的信仰品質和內涵。這一點很少有人去

注意,其實,每一間教會的發展,都跟該教會的長老、執事的用心有密切關係。好的、用心的長老、執事

,在決定聘牧的對象時,不會因為人情包圍、個人因素,就做決定。因為他深深知道那關係到整體教會的

未來動向。11月29日是長老、執事改選日,請大家用愛主的心來選舉。把這件事看成是在對上帝做信仰告白,

跟上帝說:「上帝啊,我很信任這些兄姐出來擔當這樣的職份。我選他們,我願意成為他們的同工。」另外

一方面,也是在對自己做信仰告白:「我選這些人,今後,我要持續不停地為這些人祈禱,祈求上帝賜給他

信心、愛心、忠心、智慧、順服、能力。」藉著兄弟姐妹們呈現出上帝愛的鼓勵,相信教會的長老、執事

們必能熱心服事,教會就更有希望,福音就更能廣傳。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分享】                              司空見慣                                蘇英駿 

 最近很容易就可以在人群中看見孕婦,這應該是孤鷥年效應吧!依照世俗人的說法,農

曆有雙七月是不適合嫁娶,所以,有意要結婚的男女都趕著在去年先行結婚了,自然而然,

今年懷孕的婦女就多了,而公司內也是孕事連連,有四位女同事接續地懷孕,但有點令人驚訝

的是這四位準媽媽中有三位是未婚的,雖然其中一位最近已帶球補請客、登記了,但還是讓人

覺得蠻誇張的。現今社會中,同居、未婚懷孕……似乎已被當成稀鬆平常的事了,或許是聽多

了、看多了,自然而然就習慣,見怪不怪了!

  公司有一位已離職的同事,是一位基督徒,他還在公司服務時,交了一位女朋友,交往沒

多久,就聽說已發生親密關係了,而這位同事表現得有些不以為意,但他強調身為基督徒一定

會負責到底,絕不背棄女友,但如果是女友自己離開他而去,那就不關他的事了,你覺得呢?

另外有一位同是基督徒的朋友,他的兒子在外地就讀大學,得知兒子已結交女朋友時,他很認

真地告訴他兒子說:「記得要做好防護措施,一定要全程使用。」觀念真是開朗、先進,但你

覺得呢?說實在的,我無法苟同這些觀念,為什麼?裏面隱藏了似是而非的觀念,已被時代盲

流所同化了,基督教的教義是如此教導的嗎?舊約時代的真理,真的不適用在現代生活,跟不

上流行了嗎?

  以色列人是上帝所特別揀選、祝福的民族。而其制定的律法、禮儀規範更是嚴謹、齊全,

而觀其舊約中所記載的歷史記錄,不少的君王、百姓總克制不了心中的私慾、情慾、物慾,為

所欲為,不僅被異族所同化,同流合污,進而改朝換代,終於滅國、流亡。試看身為上帝所揀

選的君王──大衛王,亦被情慾所迷惑,淫人妻子、殺人丈夫,對自己所犯的罪麻木,不再為

犯罪而內疚,為了遮掩自己的罪過,而又一再地犯罪。再看上帝祝福充滿智慧的所羅門王也是

晚節不保,被外邦女子引誘犯罪,剛開始在小事上偏離律法,致使靈性冷淡,原來微小的罪增

長、壯大,致使所羅門王遠離了上帝,而將自己摧毀。以色列在分裂後,更是邪惡君王當道,

上樑不正下樑歪,偶像崇拜猖獗,百姓囂張自滿,道德完全淪陷,終於異族所滅,流亡他鄉。

上帝所特別揀選的民族,君王尚且如此,我們身在犯罪氾濫的社會,豈不應以歷史教訓為借鏡

,而更加警醒、自潔。

  「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

(提後四章三節)」隨著社會改變,人常常將上帝的標準與價值觀抛棄,認為它不需要或不適

用了,同居、未婚生子、一夜情、婚前性行為……,已成司空見慣,「任意妄為成了自由」、

「自私自利成了我的權利」、「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道德是非觀念被時代洪流所逆

轉了,這樣的社會遲早會被邪惡吞沒。「他們說是認識上帝,行事卻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惡的

,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提多一章十六節)」明知故犯比無知的罪更邪惡。

基督徒須小心,如果社會上出現背棄上帝的話語,不要聽從他們。魔鬼總穿著天使的外衣,替

你找足千萬個理由誘惑你,就像當初在伊甸園誘惑夏娃一般,似是而非,司空見慣的酵(罪)

,俏俏地在人心中澎漲、發酵、壯大,使人靈命停滯、退步、習慣犯罪而不自知,那未被察覺

的罪,就像那致命的癌細胞一樣地侵蝕、擴散著,以致任意妄為、招致危險。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血,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二章二十一節)」基督徒應勤讀聖經、常常禱告、多參加聚會……,才能對罪產生高敏感

度,不要讓別人的價值觀改變了自己應有的態度和行為,而做出了錯誤的抉擇。我們甚麼時候容

許心中的慾望取代了上帝所應佔的位置時,我們的道德與靈性就開始敗壞了。城牆可由細小的破

口開始崩塌,若我們輕看那是似而非,司空見慣的小罪,則那防護我們生命的城牆,也會有崩場

的一天。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正,可喜悅的

旨意。(羅馬十二章二節)」小心防備那穿著天使外衣的魔鬼的酵(罪)。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53dafd65654b38.jpg

【靈修分享】有效服事的十個原則

 

聖經:路加福音十:30~35

 耶穌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途中遇到強盜。他們剝掉他的衣服,把他打個半死,丟在那裏。

 剛好有一個祭司從那條路下去;他一看見那個人就從另一邊走開。同樣,有一個利未人經過那裏;他上前看看那人,

也從另一邊走開。可是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路過那人身邊,一看見他,就動了慈心。剛好有一個祭司從那條路下去;

他一看見那個人就從另一邊走開。同樣,有一個利未人經過那裏;他上前看看那人,也從另一邊走開。

 可是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路過那人身邊,一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他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口,替他包紮,

然後把他扶上自己的牲口,帶他到一家客棧,在那裏照顧他。

 第二天,他拿兩個銀幣交給客棧的主人,說:『請你照顧他,等我回來經過這裏,我會付清所有的費用。』」

 在這段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裡,展現了有效服事的十個重要原則,值得我們一起學習。這「服事的十個原則」就

 像服事的十個階梯一樣,一級接一級往上升。現在就根據這段聖經來學習這十個服事的原則。

 ●第一、有愛,才有感動人的服事。

 撒瑪利亞人在猶太人的心目中,無論在血統上或信仰上都不純正,根本不納入他們的『鄰舍』之列。但是聖經

 在第33節告訴我們,撒瑪利亞人心中有愛,當他看見那受傷的人「就動了慈心」,這「動了慈心」說明他心中

 充滿愛。「愛」是服事的第一個原則。

 ●第二、主動就近別人的服事。

 有效服事的第九個原則是站上「主動」的位置。主動的相反是被動。主動的服事是從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

 責任所激發出來的服事之靈。 聖經第34節說撒瑪利亞人「上前」。這是一個帶有動作性的動詞。

 ●第三、用「聖靈」和「神的生命」來服事。

 聖經在第34節說,撒瑪利亞人用「油」和「酒」倒在傷處,「油」能止痛,「酒」能消炎。兩者都是古猶太人

 常用的藥物。更重要的是,在聖經中,「油」象徵聖靈(路四:18),「酒」象徵神的生命(路五:38),這是

 表示用「聖靈」和「神的生命」來醫治。有效服事的第三個原則是用「聖靈」和「神的生命」來服事。

 ●第四、療傷止痛的服事。

 服事一個受傷的人,千萬不可以「碰觸」他的傷處,而是要幫他遮蓋,幫他療傷止痛,這需要愛心,因爲愛能遮

 掩許多的罪(彼前四:8)。

 聖經在第34節說:「包裹好了」,那是療傷止痛的方法。有效服事的第四個原則是「療傷止痛」,防止傷口繼續

 惡化。

 ●第五、讓出自己位置的服事。

 撒瑪利亞人幫受傷的人包好傷口之後,接著提供必要的幫助,讓出自己的位置,「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34節

 ),這是扶持與體貼的服事,一種互相擔當重擔的作法。在一切的服事中,讓出自己的位置,最困難。讓出自己的位置

,是謙卑自己。就像耶穌基督為了愛世上的人,離開天上的寶座一樣,撒瑪利亞人也讓出自己的坐騎,這是有效服事的

第五個原則。

 ●第六、多走一里路的服事。

 聖經稱撒瑪利亞人「好」,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為別人好處著想,為別人的需要他情願多走一里路;為了幫

 助遇到困難的人,他陪別人多走一里路。從出事地點到客店的旅程,撒瑪利亞人寸步不離,陪在受傷者的身邊,

 把傷患帶到店裏去照顧他(34節下)。有效服事的第六個原則是為別人的需要「多走一里路」。

 

●第七、持續的服事。

 整個故事發展到這裡好像就該畫下美麗的句點,但是故事還沒結束。聖經在第35節說到「第二天」,這表示第一

 天過去了,但是服事還沒結束。第二天需要繼續追蹤、繼續觀察。這給我們一個信息:有效的服事是一種持續不

 斷的服事。這是服事的第七個原則。

 ●第八、付出愛心和生命代價的服事。

 聖經說第二天撒瑪利亞人「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35節)。羅馬貨幣的「二錢銀子」,是當時一個普通

 工人兩天的工資(太二十:2),大約夠受傷的人在小客店食宿一個月多。在聖經中,「銀子」象徵服事的恩賜(

 太二十五:15)。這告訴我們,有深度的服事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應付或是膚淺的敷衍了事,而是必需付出愛心和生命

的代價,這是有效服事的第八個原則。

 ●第九、鼓勵別人一同服事的服事。

 「服事」有一個價值就是它會「激發別人」一起服事,「影響別人」一起服事,「吸引別人」一起服事。因著一

 個人有果效的服事可能激發更多人一起出來事奉。撒瑪利亞人向店主說:「你且照應他」(35節),這是一句很有

力量的邀請,他所做的服事店主看到了,所以當他向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時,必會激起生命的共鳴,激起服事的

共鳴。有效服事的第九個原則是「鼓勵別人一同服事」。

 ●第十、常以為虧欠的服事。

 35節說:「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這是常以為虧欠的事奉,這是事奉的第一個原則。撒瑪利亞人拿出

 兩錢銀子已經綽綽有餘了,但是他還是說「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這意味著他還要回來,他要看見受

 傷者全好了,也要與客店的老闆算清楚,這是多麼有責任的服事啊!這句話告訴我們,當主再來的時候,必要照

我們服事的情形來報償。教會是個有生命的信仰團體,需要有成長的動力和空間。在教會服事時,當在互為肢體

的前提下,彼此代禱、相互扶持、共同努力,誠如保羅所言:「....知道你們有同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

福音齊心努力。」

         教會要增長,教會信徒不但要有好的靈命生活,還要以聖經中的服事原則來服事聖工,教會才

能快速成長,聖工才能 榮神益人。

na196505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